Monday, June 27, 2016

安度晚年 (Coping With Aging)


~休士頓台灣人傳統基金會2007年《募款餐會》主題演講內容簡介~
本年度的「募款餐會」已於十二月一日星期六晚在屬於基金會的「台灣人活動中心」舉行。蔡俊晴醫師應邀前來作主題演講。蔡醫師是台灣高雄市人;芝加哥Hines退伍軍人總醫院急性精神科病房主任, 2003年獲全美精神科醫學會「傑出院士」頭銜。
蔡醫師以風趣、幽默的口才,為聽眾講解適應老化(Coping with Aging)現象的種種「步數」,鼓勵大家以「看開」、「正面思考」與「坦然面對」的樂觀態度來接受。蔡醫師把行醫四十年來的臨床經驗與病患個案的實例,適當地穿插於與講題內容有關的各類情況中。他話語輕鬆卻言之有物,全場近四百位同鄉聽眾有如做了一場全方位的的精神洗禮。頭尾兩個小時笑聲不斷,堪稱是一場成功的演講會。
蔡醫師用「老」的定義來做開場白。他說「老」不一定要由生命紀元來決定。有人未老先衰,有人老當益壯。所以,從精神與健康的狀況來判斷,有時更能接近事實。身體顯著的老化現象是耳不聰、眼不明、鼻不靈,體內器官機能消退。人類生命越來越長,長壽的原因除了家族性的遺傳基因之外,也需要自己維持健康正常的生活﹙適當的飲食與運動,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與活動等﹚。一個人如果長期吸菸﹑酗酒﹑與濫交,不思振作自暴自棄,雖有長壽的家族基因,也不可能有長壽的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長壽的不二法門,因為預防遠勝於治療。
一個人要活得多久、擁有多少才算「福祿雙修﹑壽終正寢」?親友死亡﹙預知或意外﹚,白髮人反送黑髮人,人生極致的悲痛如何承受?若是年老孤獨又貧窮,日子怎麼過?活在過去的回憶中,遺忘了「今天」的存在,或是自尊心受損,自覺失面子、無尊嚴。這些或多或少都是一生難免遇到的問題。如果不能以正面樂觀的態度來看待,勇敢地向「不幸」輕輕說一聲「借過」之後繼續向前行,即使長壽也未必是福。
生命境界可分三種:美麗﹙The Good﹚、坎坷(The Bad)和醜陋(The Ugly)。美麗人生擁有完成作業之後的「成就感」。因自覺有成就,所以感到喜悅與滿足。俱有明確的決斷力,身心感到舒暢與自由。時時與外界保持接觸,生命得到無限充實。坎坷人生是不能接受「失落」的事實,健康量起紅燈,經濟發生困難,全盤失去自信,不能面對生活的改變,時時感到低潮、焦慮、憤怒,最終導致憂鬱症。這種人需要我們的幫助。醜陋人生是不能忍受身體的疼痛與嚴重的殘障,對生命抱著負面悲觀的看法。這種現象最常發生在身患絕症與精神科病患以及無家可歸的遊民身上。這種人有如行屍走肉,過著沒有明天,自我毀滅的生活。這種人自殺率極高,最需要大家積極的關懷與救助。
蔡醫師利用收集自網路的資訊﹙By Dr. Drauzio Varella﹚提醒大家,要想健康長壽就要找個可以完全信託,無話不說的親友,盡情吐露內心的感覺。感情的長期壓抑,正是病魔滋長的泉源。與人對話,敘述內心的喜樂或哀愁,就算是片語隻字,也具有強力的療效。要想健康長壽,必得學會「做決定」。三心兩意,猶疑不決、惶惶不可終日的個性最易招來煩惱、焦慮與失眠,終會患上腸胃﹑神經痛等疾病。要想健康長壽,就不能活在偽裝、虛假、做作的幻象中。拒絕接受現實的本相,失去自我的肯定與信心,就會產生忌妒、模仿與焦慮。容易衝動,進行不自量力的競爭,最後毀滅了自己。學習接受自己的平凡。真心信任別人,發展正確的人際關係,坦誠接受外界的批評,如能這樣,就能獲得人生最高的智慧。
蔡醫師也向聽眾講述自殺行為的傾向與防範。他指出絕症難癒、吸毒酗酒、個性衝動、感情受創、對人生絕望、家族有自殺遺傳、重病獨居的年長男性、沒有伴侶的同性戀者,自殺的可能性會增高。至於遭受精神疾病﹙精神分裂、重度憂鬱、躁鬱、焦慮症﹚的困擾,面對嚴重的法律問題、不能接受失敗或羞辱的人,自殺率更相對會提高。遏阻自殺的方法是一旦發現有自殺的企圖,就立刻把人送往精神病院接受保護、評估與治療,不能拖延,不能等待。病發同時,儘速找來病患親友輪番幫忙照顧。盡量免除病患自殺的管道、增加與病人的接觸﹑承諾照顧,直至病人度過危機。
常人得知自己身患絕症時最初的心裡反應往往是震驚與否定﹙不!這不可能是真的,醫生一定弄錯了﹚。繼而他就產生憤怒的情緒﹙為甚麼會是我?﹚,然後他就開始跟命運討價還價:捐助慈善機關,對上帝做出承若,算命看風水改運。。等到各種手段都使盡,情況依然沒有改善,他開始感到沮喪、無助、自我隔離、失眠、消瘦,意志薄弱的人甚至會產生自殺的念頭,而生性樂觀的人就會接受事實,開始平靜理智地規劃未來。當此生死交關之際,宗教信仰多少會讓人得到性靈方面的慰籍,因為深信神會為他做最好的安排,他對死亡不再感到陌生或恐懼。
照顧絕症病人應俱同理心與慈悲心,是支持而非控制。做個好聽眾與溝通者,耐心傾聽,誠實而機智。至親好友經常的探望是病人最大的慰籍。若是健康條件許可,鼓勵病人出門旅行。烹煮病人喜愛的食物,鼓勵病人看看舊時照片的留影、聆聽熟悉的音樂、觀賞喜愛的錄影帶,口述當年的故事。往事並不如煙,讓病人在走入時光隧道的短暫時刻,忘記病痛的折磨。除了全心投入照顧病患,對於看護者﹙Care Taker﹚本身的焦慮與恐懼心情也要特加注意。憂鬱症隨時可能發生在看護者身上。這是精神透支心力交瘁的現象,需要積極安排替手或支援。
老化是生命自然的過程,有如日升月落,四季交替。老化的過程中,「失」與「落」是必然的規則。老化是我們無可逃避的身心經常的挑戰。那麼,我們又能如何防止老化的現象呢?蔡醫師說,防止老化最好的方法是儘可能不要傷害到自己。適當的運動、平衡的飲食、保持活躍與熱情、對新事物產生好奇並樂於體驗、放開心胸認識新朋友、與年輕人分享自己在過往歲月累積的經驗、到慈善機構或社區當義工。如果財力優渥,對金錢的處理應該積極轉向有助社會公益的安排。
最重要的體會是,老化讓我們對「美」的認知不再是外表的光鮮亮麗,而是讓剩餘歲月過得自在舒泰的「感覺」。老年自有老年的風景,對自己要深具信心。只要能保持年輕的心境,樂觀的態度,就能在人生的暗夜中為自己點燃一盞「晚景並不淒涼」的明燈。人到老年,才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平凡」,做人本來就是一生的事業。只要盡力活過,不成功又何妨?活在「當下」,無須煩惱,因為煩惱並不能帶來任何幫助。最後,蔡醫師展示網路流傳的美麗圖頁與充滿哲理的語句來作為講題的結尾並與同鄉親友共分享~~
人到老年才會領悟到甚麼叫做「百川歸海」,才會明白世事並非永遠黑白分明,還有一系列的中間帶。或許上天自有美意,但總是出其不意地考驗我們。也許情關難過,也許錢關窄礙,也許有志不能伸,也許病魔纏身。何不停歇思考,放空自己,沈潛等待,醞釀生機?
人到老年,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真正屬於自己。用一種寬容、舒適的態度接受自己。歡樂與痛苦,盛衰與榮辱都如行雲流水,從哪裡來還到哪裡去。於是領悟到「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的人生道理。孤獨、寂寞、痛苦、失敗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善待它們就是正面對待「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真實人生。不再有少年的輕狂,青年的浪漫,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感悟和理解,從此進入福慧滿盈的境界:心怡人自在,心寬天地寬。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