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26, 2020

Houston台灣語文學校 教材編寫記

 

台灣語文學校」顧名思義是教授台灣語言與文化的學校。自籌備期間學校就希望能開辦台文、中文與客家三種語文課程。客家語班的學生一直從缺,只有台語班、中文班以及稍後增設的Creative Writing英文班、ESL與數學班延續下來。教材好壞事關教育的成敗,故自創校初始﹐熱心參與校務的鄉友就形成了共識:應該編寫一套適合海外台灣子弟學習中文與台文的教材。

 

由於受到國民黨政府長期有計劃的打壓與醜化,台灣島內生長的青少年多少都患了「母語自卑症」,都認為台灣母語是沒知識、沒水準的下等人才說的語言。有鑑於此,台彎語文學校遂開風氣之先,自1985年學校創立就開辦台文班﹐採用的教科書有以下三種:

一.《來學台語》(Basic Taiwanese)──加拿大Taiwanese Heritage Society出版。

二.《生活台語》──台北自立報社出版

三.《台灣話》(Taiwanese)──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出版。

 

     從這三本教科書選出適當題材,再由授課老師加入自己收集的兒童詩歌、民俗故事並加註台語羅馬字。由淺入深、循循誘導,希望在海外生長的咱e第二代能以母語和長輩溝通。祖孫兩代沒有語言代溝,進一步更能領略台語文辭之美與豐盛的文化內涵。

 

     對於台灣文化的傳授,學校定期以簡明的解說配合幻燈片、海報和圖片,介紹台灣的民俗節慶、山岳河流與農作生產等,啟發學生對故鄉的認知與響往。他日因緣聚合回歸有期,對自己的母土家園才不至產生陌生疏離之感。即使回歸無期,經由這段少年期的浸潤培育,或能興起尋根、回饋的念頭。

 

     1995年經由學校的「文化組」組長吳美惠老師主導,邀約台灣同鄉老﹑中﹑青三代,中文與台文語言能力佼佼者,分工合作,把台灣固有的傳統節慶(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以及民間故事(虎姑婆﹑廖添丁﹑憨女婿拜年。。。)等,翻譯成英文並集結成冊~《Festivals IN Taiwan》;《Folk Stories Of Taiwan》,作爲學生的課外補充讀物,幫助他們對於原鄉台灣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本校自1985年開創以來,對於中文教材的選用,一直保持高度審慎的態度。執教的老師都是學有專精,經驗豐富,并具有强烈的故鄉情與台灣心。所以每班的教學資料都由任課老師從台灣原有的小學課本以及坊間出版的童謠歌集裏自行選取適當的材料,重新安排整理,再經由「教務組」相關人員的確定。經過了四年的努力經營,學校的各項人事運作逐漸成熟穩定之後,「教務組」遂擬定了自己編寫中文教材的計劃。

 

中文教材的編寫,前後經過兩個階段性的努力。一九九一年完成《中文課本》第一、二冊。這兩本教材計分二十四課,內含課文、生詞、補充生詞、口語練習、組詞、筆劃等六個部份。由我執筆撰寫,每寫完一課就由沈郁芳老師召集謝清實、黃智舜、包芳明、張美枝、蔡鈴玉與我等諸位老師在伊家研討、修正、綜合意見並下結論。完稿後由潘美玲老師插圖,陳德通先生設計封面。那時大家白天都有專職,只能利用晚飯後有限時間趕到郁芳家集體創作。運用個人特有的能力與經驗分工合作。那時年輕,又充滿對台灣子弟教育的熱情,往往忙到夜深也不覺辛苦。

 

特別令人難忘的是蔡玲玉。伊不但在教室內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而且寫得一手好書法。那時家用電腦還不普及,每個生字皆由伊先以毛筆寫成再添加筆劃順序。伊不但參與編寫工作,每次聚會還帶去親手製做的糕餅點心,配上郁芳家的上等好茶葉,真的消除了老師們熬夜的疲憊與辛勞。可嘆天不假年,這樣一位才貌雙全、溫柔敦厚的女子,在五十五嵗的生命盛年因病辭世。現在每逢翻閱《中文課本》,看到伊留下的斑斑墨跡,思往事、憶從前,懷念與不捨之情惆悵難言。

 

另一個令人感激懷念的熱心奉獻者是王照光先生(台灣宜蘭縣人)。他1975年自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Rolla 獲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之後,就移居Houston從事專業的工作。當那兩冊中文課本完稿之後,緊接著就是學校的開學日。爲了趕時間并且希望替學校節省一筆聘請專人電腦打字的經費,我專程前往拜托照光,用他極爲擅長書寫的工程字體,謄寫這兩冊書籍。他二話不説,伸手接過草稿,只問了一句~何時需要?我説因爲開學在即,如果能在一週内完成,我拿出去付印成書,才能趕得上開學日的分發。

 

他日夜趕工,提早完成我全部的付托。四天之後把筆劃工整的兩冊書頁,全部歸還到我手裏。我提起要把他的名字列入編輯委員名單裏。他急得雙手直搖,一面說,在海外異域。能爲台灣人第二代的教育付出一點心力,是「真歡喜,也是應該做e 代誌」。他只願默默行事,堅持不留姓名於任何書頁之中。2010年他因惡疾離開人世,享年僅六十七歲。

 

《中文課本》的特色是採用簡體字與漢語拼音,生詞欄中則繁簡體字並列。我們當初的想法是,簡體字書寫比較容易,又因自日治時代部份簡體漢字如國、體、團、台、圖、壽等早已在台灣島上通用流行。拼音法又近似拉丁語發音系統。我們認為這兩種因素的配合可以減輕學生學習中文的負擔﹒這樣的安排當年可算是一個大膽的創舉。課文內容取材於日常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認得出也感覺得到的家庭人事,學校作息和天體、自然的事物。我們用筆劃少又普遍的詞句寫成可以琅琅上口的兒歌、短文,以期達到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

 

《中文教材》試教幾年後,經由任課老師的評估獲得的結論是,課文內容非常豐富,但每一課頁數太多,有的老師感到教完一課所需時間過長,年幼的學生漸感不耐終至失去興趣。另一個更大的理由是班級層次增高以後,需用的教材愈多,兩冊課本已不夠使用。另起爐灶﹐再編新教材已成了刻不容緩的工作。

 

第二次預計編寫七冊。由於冊數多,令我更感任重道遠。這次幸運的是找到了一套內容題材相當符合學校需要的華語課本。我們以此為藍本大量進行增刪、修補、改寫、並把語句生活化。按照原先《中文課本》編寫內容(課文、生詞、補充生詞、口語練習、組詞、筆劃等六個部份),完成了一到五冊。學前班教材不在這七冊系列之內。它是另由楊佩文、楊秋琴和Irene趙等三位幼教老師合作的成果。學前班教材以拼音系統的母音、子音、四聲分段入門,配上可愛的童畫,歌謠與唱遊,把未到學齡的孩童慢慢帶進說、寫殊途的華語文世界。

 

第六、七兩冊由我自己獨立完成。我把自己在高中教學使用的教材簡化為明白易懂的章節。為了加強原鄉印象,我撰寫了一系列有關台灣地理、文化和傳說的課文。「Formosa台灣」、「亮麗的明珠~台北」、「阿里不動溪」以及「壽山寶藏」等都在這樣的計劃中加入課文的行列。學生在學習語言同時,也對母土的山川風貌能有所了解。這一系列教材與早先的《中文課本》不同之處是繁簡課文同時並列,而且附加每課作業。作業的編寫雖然讓我絞盡腦汁,費盡心血,但大受任課老師歡迎。老師們教完一課後取下作業紙,就是現成的學生家庭作業。

 

這套教材自1998年開始著手,歷經三年多的努力,終於在2002年定稿。這段期間除了我個人,幸有李秀英、葉培林、包芳明、黃燦琴、鐘嗣芬諸位老師組成一個陣容堅強的班底,大家群策群力、分工合作,才能事竟全功。眾所周知,這世界上沒有所謂完美無缺的教材。以後的修正、續寫當在意料之中。時光飛逝,感今思昔,僅以此文約略記下編寫教材的過程,並追憶數十年來或辭世、或遷離,曾在教育的園地上辛勤耕耘﹐甘苦與共的故人。                               2005/2020年修訂)